当前位置:网站首页郴州头条城事正文

郴州作家王琼华携“711”力作闪耀上海书展!

  • 2025-08-14
1.jpg

  8月13日,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在上海展览中心隆重开幕,湖南省作为主宾省受邀亮相。当日,“永不忘记”——“711矿”重点图书推介会在该中心中央大厅举行。

2.jpg

  湖南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勤繁,《籍贯711》《功勋711》作者王琼华,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鲁迅文学奖得主谭旭东,以及711矿工张自钊、711矿嫂张荣华等嘉宾出席,他们相继发言、对谈,并与读者互动交流。

3.jpg

张勤繁

  张勤繁在致辞中介绍,《籍贯711》和《功勋711》,是湖南人民出版社主题出版领域的精品力作,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新时代的呼唤。711矿人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富矿”,他表示,希望通过这些故事激励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历史、铭记先辈功绩,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认同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发扬实干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4.jpg

谭旭东

  谭旭东表示,《功勋711》和《籍贯711》是两部非常优秀的报告文学。《功勋711》以散点透视的手法,通过刻画21个主要人物的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这些功勋人物的精神面貌,将大时代背景和小人物追求相结合,以优美而又气势磅礴的笔触讴歌了中国精神。《籍贯711》则将各色人物聚合起来构成宏大叙事,展示了大时代和大境界中第一代核工业和铀矿工人的无私奉献与爱国热忱,是中国精神的大表达、大彰显。

5.jpg

王琼华

  711矿被誉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和第一艘核潜艇所用的铀原料均来自这里。王琼华作为作者,深感有责任铭记当年矿工的贡献。自2019年起,他走遍矿区,采访当年挖矿的亲历者及其后代。他发现,711矿人在防护条件极差、设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挥汗洒血、舍生忘死,不少人献出了生命,他们是“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的英雄群体。王琼华表示,711矿极具社会价值,是所有文学爱好者特别是郴州作者应关注的题材,需持续挖掘内涵,创作出更多精彩作品。

6.jpg

张自钊(左)与张荣华(右)

  张自钊与张荣华,是《籍贯711》的故事原型,也是见证711矿历程的老夫妻。张自钊回忆,1965年,二十出头的他到许家洞铀矿报到,主动要求去最需要的地方工作,在井下一干就是38年,即使受了重伤也在所不辞。他说:“铀矿工作关系国家核工业发展,总要有人去做这些艰苦的工作,我们要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张荣华称,自己作为矿嫂,最懂“默默支持”的重要性。丈夫在井下工作,每次下井都让人提心吊胆,但她知道,丈夫干的是为国争光的事。矿嫂们把家照顾好,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这份支持既是对家人的爱,更是对国家的责任。


来源:郴州发布

作者:记者 陈华英 实习生 丁艺扬

一审:刘芳瑗 陈青梅

二审:陶子瑶

三审:陈鹏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4hg7n1gS1I0w9qLJ32cmQ


文章关键词:

如需活动报名或私信给作者,请点击

给我留言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