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郴州头条城事正文

“低价充话费”?都是套路!

  • 2024-05-22
[摘要] @郴州市民朋友“低价充话费”要谨慎小心掉进“洗钱”的坑↓↓充值“打折话费”后手机账号涉及诈骗案件被“封号”日前,来自上海的李女士正在某二手购物平台刷到了优惠话费充值活动,“180元可以充值200元面值的话费,三天内到账,六天不到账可退款”。李女士并未多想,也没有观察卖家资质,直接购买并提交了手机账号信息。三

@郴州市民朋友

“低价充话费”要谨慎

小心掉进“洗钱”的坑

↓↓


充值“打折话费”后
手机账号涉及诈骗案件被“封号”


日前,来自上海的李女士正在某二手购物平台刷到了优惠话费充值活动,“180元可以充值200元面值的话费,三天内到账,六天不到账可退款李女士并未多想,也没有观察卖家资质,直接购买并提交了手机账号信息。


三天后,该商家联系李女士,称话费充值到账,请李女士点击“确认收货”。李女士看了下自己的账户,确实已经到账,但点击收货时却弹出了安全提示。


此时,该二手平台商家因被其他人多次举报,被平台进行了封禁处置,平台对李女士发送了诈骗安全提醒弹窗。



而李女士因钱款到账,并未再次登录平台,也没有注意到平台多次弹窗提醒。直至两天后系统自动收货,再过了一个星期,接到了运营商短信通知,因手机账号涉及诈骗案件,被做出了“封号”处置,暂停通信功能。


李女士十分疑惑,“我从未做出违法诈骗行为,怎么就涉诈了呢?”


事实上,诈骗分子通过话费慢充值的过程,已经完成了诈骗赃款的“洗白”。


近日,宁波市反诈中心发出提醒。今年以来,宁波市反诈中心接到运营商及公安部下发的涉案线索,已有近20名市民在网上低价充值话费,话费到账后手机卡却被封停。


诈骗分子“低价慢充”

背后的套路


对此,警方揭秘其中套路:
“洗钱”团伙在各网络平台
发布“低价慢充”广告吸引客户
谨防成为诈骗分子“帮凶”
↓↓



步骤一:广告吸引受害人


诈骗分子会通过二手交易平台、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等,发布低价“话费充值”“油卡充值”“电费充值”等各类优惠充值服务,来吸引客户。


步骤二:通过诈骗充值脏钱


“洗钱”团伙在收到客户A充值话费的费用后,便将需要充值话费的手机号码及充值金额告知上线。


由上线使用被诈骗被害人B账户内的资金,向这些手机号码充值话费,利用正当充值话费交易的“外衣”,达到掩饰、嫁接、转移违法犯罪资金的目的,致使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损失款难以追回。



步骤三:手机账号因涉案被封禁


诈骗受害人B发现自己被骗,故而选择报案处置,并提交了转账的手机号码。


在如今高强度反诈防控体系下,警方立案追踪后,对受害人A的涉案手机号进行封禁处置。


因“慢充话费”而被利用

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刑辩律师表示,如果有证据能证明是明知充话费就是为犯罪洗钱,而贪图省钱甚至利益而继续选择参与充值,则有构罪入刑的可能。


同时,优惠或者获利的数额也非常关键。一般作为客户选择充话费,优惠10%左右一般都在合理范围,认定为犯罪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如果有人发出大额充值或者代理充话费的大量订单,给予高额返点或回扣等收益,这就属于超出常理,往往会被认定为明知、应知。在这种情况下,再选择继续参与,则构成刑事犯罪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警方提示


选择正规渠道充值缴费


请选择正规渠道进行话费、水费、油费的充值,虽然优惠较小但安全有保障,切莫因贪小便宜吃大亏。


保护个人隐私和两卡信息


身份证、银行卡和手机卡是当下诈骗犯罪的关键要素,切不可随意出售、出借、出租个人“两卡”和身份信息,警惕填写个人信息的“钓鱼网站”。


警惕低价陷阱,提高法律意识


当下各类型诈骗多是深谙人们“贪小便宜”和“发大财”的想法,无论是低价充值话费,还是刷单等经典诈骗模式,只要提高防范意识,保持清醒头脑,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就不会落入诈骗陷阱。


此外,如今有许多人通过“跑分”等方式参与洗钱犯罪,为了一点返利报酬,最终因“帮信罪”获刑,互联网时代中,新型犯罪如影随形,提高法律意识,才能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来源 | 长沙晚报
编辑 | 颜丽婷

一审 | 伍正翔 方苡菲  二审 | 李阳  终审 | 谢慧琼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TDPnCHuKVqrrNTz7qECtiA




文章关键词:

如需活动报名或私信给作者,请点击

给我留言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