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转换聚焦郴州!
2019年5月6日,国务院批准郴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主题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
6年来,郴州以“水资源”为核心,推动“水立方”模式,展现“山水焕新”;强化“生态”共识,突出“双碳”示范,实现“绿色转型”突破;完善绿色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向新”;强化创新融合,促进“科技添新”;实现“三生融合”和谐,推进“以水惠民”。
郴州致力于建设国家创新示范区,成为绿水青山、绿色转型、普惠发展的典范。这是郴州对“两山”转换的回应!
值郴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六周年之际,郴州日报推出特别报道,与读者共享。
郴州水世界
01绿水青山样板区的畅想
南岭的褶皱里,藏着郴水的绿。
“以前,东江湖流域的老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在,老百姓有树不砍、有矿不开,有水不养。”郴州市东江湖水环境保护局局长曹群感慨而言。
近年来,东江湖流域共否决可能影响东江湖水环境的项目投资超600亿元,关闭采矿区17个,网箱养殖退网42万余平方米,渔船退水上岸830艘。
三十六湾,曾经十万大军淘矿,尾砂直排河流,致使甘溪河寸草难生、鱼虾难觅,被当地群众称作“苦水河”。
临武县大力实施三十六湾生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实施甘溪河流域重金属治理项目,甘溪河重现水清岸绿、鱼虾乐游。
把偏远山区变成网红景区、 把广阔水面变成打卡画面、把凉快天气变成火热人气、把荒地废地变成旅游胜地、把工矿小镇变成时光小镇、把破旧街区变成怀旧潮区。
协同开展“水保护”。全市完成253个“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出问题整改,创建省级美丽河湖26条(座),“水美湘村”426个。
系统推进“水治理”。全市建设100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市城区累计完成排水管网新建改造57.08公里,完成东江湖流域154个受“格美”台风毁损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修复。
高质发展“水产业”。打造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发展“温泉+康养”等新业态,开发“东江氢水”“玲珑王茶酒”等新型优质水产品20余个,东江鱼集团跻身全国“水产行业20强”。
科学促进“水节约”。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1.23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六年累计下降2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复用水率达89.9%。
桂东县沤江镇青竹村
02绿色转型示范区的畅想
汝城县泉水镇旱塘村
03普惠发展先行区的畅想
创新示范区建设,改变我们的郴州!
山水郴州 向绿而行
一审:胡艺华 刘芳瑗
二审:郭凯 陈莉
三审:黄华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qNuYtiGyEf3co7NICzBSKA